出游前到各修理厂进行节前养护的私家车特别多。我的车友们介绍了一些外出时应急小常识,说出来让朋友们共同分享:
快速诊断短路部位
熔丝又称保险丝,在电路中起到保护电器元件的作用,很多车主或维修人员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保险被烧断,更换之后很快又被烧坏,这说明线路中发生短路故障,面对七拐八弯、层层包裹、几米甚至十几米长的导线,要想快速诊断出短路部位并且排除故障,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告诉您一条快速确定短路部位的捷径。
如果您的发动机不能起动,检查发现保险盒中电动燃油泵的保险的熔丝烧断。换上新的保险,打开点火开关,听燃油泵有运转声音,但运转几秒钟后便停转,发动机还是不能起动。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拔掉电动燃油泵插头,用中间带有保险的导线直接把蓄电池正极和电动燃油泵连接起来,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对于途中抛锚的汽车,用户找一个闲置不用的保险,将导线直接连接。假如短路部位在火线上,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电动燃油泵正常运转,用户可以将车开到修理厂检修;假如故障原因在于电动燃油泵部分短路,连线后燃油泵也不会运转,则可以大胆地换上一个燃油泵。
用带保险的导线直接连接蓄电池和用电器,通过检查保险的状态就可以确定具体短路部位。用这种“故障对折”原理,可以将故障范围大大缩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缩短维修时间。
巧治车身异响
轿车在行驶过程中难免出现车身异响。用户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后排座椅只要一坐人,车身后部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声响较大,但仔细倾听,却不好确定沉闷的异响来自何处。难以确定具体故障部位,这时需要您首先拉紧手制动,往下按压行李舱,听是否有响声。然后松开手制动再试,如响声消失,则异响为驻车制动系统中机械连接处发出,此为正常,不必维修。
如松手制动后仍有响声,不防用随车工具将减震器下端拆下,即断开与后桥之间的连接。如不再响,则为减震器上部的缓冲胶块响,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常见故障部位。拆下胶块,可以发现胶块下端不是平的,而是凸凹不平的四爪形。为什么车身产生异响呢?当车身下压时,胶块与减震器筒上封盖接触,四爪端部便被向内压缩,与上封盖产生相对的摩擦运动,于是发出响声。
处理的方法非常简单,用剪刀把四爪剪平即可重新投入使用,不必更换新的配件。
如拆解减震器后异响仍然存在,则为螺旋弹簧与其胶垫之间发出的异响,在修理厂更换胶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