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稻田上演“空中战役” 智慧农业守护粮食安全
发布日期:2025-07-24 10:06  发布者: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集贤微言 

    当前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与病虫害防治紧要阶段,集贤县丰乐镇的稻田里,一架架满载药液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腾空而起,沿着预设航线精准喷洒农药。这场由传统“人背药桶”向现代化“空中卫士”的转变,正为粮食稳产丰收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在丰乐镇的万亩稻田中,旋翼的嗡鸣声划破长空。多架植保无人机匀速飞行,雾化的农药如细雨般均匀覆盖稻叶。“这台无人机单次载水量75升,喷幅宽度超10米,1500亩稻田仅需12小时即可完成作业,效率是人工的50倍以上。”飞手王玉松指着正在作业的设备介绍道。
    据技术人员测算,传统人工背负式喷药每人每日仅能作业30亩,而无人机日均作业量可达1500亩,且喷洒均匀度提升30%以上。“过去1000亩地人工打药需50人耗时两天,现在4台无人机2小时就能完成,效果还更好。”丰乐镇农户陈关东感慨道。
    无人机飞防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效率上。水稻封行期后,人工难以进入的密植田块,无人机可精准覆盖喷洒,避免踩踏作物造成的减产。同时,作业人员无需直接接触农药,健康风险大幅降低。“这既符合绿色农业发展要求,也解决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短缺的难题。”集贤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无人机飞防可减少30%的农药使用量,降低水体污染风险,助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目前,集贤县已形成“无人机+智能农机”的夏管模式,通过北斗导航、变量施药等技术,实现农田管理精准化。
    稻田上空,无人机的轨迹勾勒出农业现代化的蓝图;地头巷尾,农民的笑脸映照着科技惠民的温度。当“会飞的农具”成为新农人的标配,集贤县正以智慧力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