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集贤县消费者“秤”心如意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用心用情用力守好群众“心头秤”
发布日期:2025-07-10 09:46
发布者: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集贤微言
“以前买草莓总觉得袋子沉,现在市场里的秤准了,连带着心情都敞亮!”7月9日,在集贤县四达中俄国际贸易中心,拎着满满一兜水果的王阿姨笑着说。这变化的背后,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守护“秤上公平”付出的努力。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定期的电子计价秤检查在全县铺开。执法人员从源头查起,摸排辖区所有电子秤经营户,严查销售作弊秤的行为;在商超、海鲜店等重点场所逐一检查计价秤是否规范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四达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赵国良说:“现在商户都知道,缺斤短两是红线,碰不得。”
智慧监管让“猫腻”无处藏。集贸计量智慧物联平台上线后,121台远程校准公平秤进驻四达中俄国际贸易中心,中心内的“智慧秤”更是实时联网,不可自行调节。“以前总有人怀疑我给的分量不够,现在顾客扫完秤上的码,能看到实时数据,还能查诚信档案,回头客越来越多。”卖了十几年水果的广源见香水果经销商行店主刘艳坦言,规范经营反而让生意更稳了。
为了让消费者掌握“防坑”本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计量普法中着重推广“手机变砝码”的实用技巧。“我手机300克,现在买东西先称手机,就靠这招就能识破不准的秤。”顾客张鹏的话道出了实效。今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此类普法活动已开展4次,这一小窍门成了百姓购物的“放心法宝”。
从源头打假到智慧监控、从科普宣传到群众监督,这场“秤上革命”让集贤县的消费环境越来越透亮。截至目前,全县已检查衡器使用单位350家次,4处计量问题均当场整改。“现在进货时我都主动要检定报告,顾客看着踏实,我卖着也安心。”嘉佳大连海鲜店长郝立伟一边把检定合格标识贴在电子秤上,一边说,“诚信这东西,比少给那几两金贵多了。”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四达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赵国良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秤不只是称东西,更是称人心。我们守好每一台秤,就是守住老百姓对市场的信任。我们会持续推进防作弊电子秤覆盖,完善监管机制,让这些举措落地生根,切实为大家营造放心、公平的购物环境。”如今在集贤,电子秤上跳动的数字里,藏着的是越来越足的分量和越来越暖的民心。
|